-
友情链接:
元描述: 深入解析东阳光药(01558)股价暴跌背后的原因,揭秘其被A股公司东阳光科收编的内幕,探讨“A套H”架构的利弊,并分析东阳光药的未来发展潜力。
引言: 自2018年2月冲向51.233港元的高位后,东阳光药 (01558) 就像患上了“流感”,股价暴涨暴跌已成常态。这令人费解的股价波动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?
近年来,国内外铝市场低迷,铝箔制造业产能过剩,过度竞争,让东阳光科的净利润并不乐观。 2016年之前,东阳光科在铝箔等传统领域并没有赚到太多钱。尽管受国内供应侧改革去产能的影响,铝箔行业开始大幅好转,但总体而言,东阳光科在2017年前三季度完成营业收入54.31亿元人民币(单位下同),同比增长42.69%;净利润3.24亿,同比增长359.31%。全年,营收74.11亿;扣非净利润高达4.96亿,同比增长368.89%。
然而,与东阳光药相比,东阳光科的盈利能力显得微不足道。 东阳光药仅用6个月的净利润就几乎等同于东阳光科9个月的净利润(净利率仅为5.7%)。从盈利速度和可持续性来看,健康产业明显优于传统产业领域。
面对传统产业的“落日之势”,东阳光科果断选择转型,将目光投向了健康领域。 他们决定直接“控”住兄弟公司东阳光药,使其成为A股的“小弟”。这一战略的背后,隐藏着大股东宜昌东阳光药业的利益最大化目标。
2016年12月,东阳光开始预热“转股”事宜;2017年2月16日,东阳光药再次发布公告,称大股东宜昌东阳光药业向广东东阳光转让49.91%内资股权益,或大股东拟认购完成后50.04%内资股股权权益。 交易价值为32.21亿,以广东东阳光向宜昌东阳光药业发行5.45亿股A股的方式进行。
这笔交易完成后,东阳光药将成为东阳光科的控股子公司,广东东阳光将直接持有公司50.04%的权益;宜昌东阳光药业持有广东东阳光18.08%的权益,公司的最终控股股东仍然为张中能及郭梅兰。
表面上看,控股股东没有变化,但实际上,这只是一场精密的资本运作。 大股东将资产从非上市体系纳入上市体系,从平行公司变成了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复杂关系,变相地增持了A股公司东阳光科的股份,最终形成了“A套H”的格局。
“A套H”结构的优势在于:
然而,“A套H”结构也存在一些弊端:
东阳光科以32.21亿的代价,成功地获得了市值近200亿港元对折股权。 这一交易看似对东阳光科非常有利,但我们不能忽视东阳光药自身的价值和发展潜力。
东阳光药拥有“可威”等明星产品,其盈利能力不容小觑。 2016年,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9.42亿,较2015年增长35.65%,净利润约3.81亿,同比增长43.22%;2017年,实现营收16.02亿,净利润6.47亿,同比增长70%以上。连续两年的净利率均达到40%。
“可威”是东阳光药的王牌产品,其市场份额最高,在抗流感感染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。 2017年,“可威”颗粒和胶囊分别实现营业额9.62亿和4.4亿,合计占总营业额的87.49%,约14.1亿,同比增长90%。
此外,东阳光药还拥有磷酸依米他韦、甘精胰岛素、难道赛定、宁格替尼、莱洛替尼等重磅在研新品。 这些新产品一旦上市,将进一步提升东阳光药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。
尽管东阳光药的“A套H”架构有利于东阳光科,但在港股生物科技“撑门面”的当下,二级市场的股价显然没有充分反映出东阳光药的真实价值。
1. 东阳光药的股价为什么会出现暴涨暴跌?
东阳光药的股价波动很大,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:
2. 为什么东阳光科要收编东阳光药?
东阳光科收编东阳光药的目的是:
3. “A套H”架构对东阳光药有什么影响?
“A套H”架构对东阳光药的影响是两面的:
4. 东阳光药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?
东阳光药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丰富的产品线,未来发展前景光明。
5. 投资东阳光药的风险有哪些?
投资东阳光药存在以下风险:
6. 应该如何投资东阳光药?
投资东阳光药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判断。
东阳光药的股价暴跌背后,隐藏着复杂而深刻的资本运作逻辑。A股公司东阳光科对东阳光药的收编,是其转型升级、提升估值和降低融资成本的策略。但“A套H”架构也存在一些弊端,需要谨慎分析。
总而言之,东阳光药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丰富的产品线,未来发展前景光明。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,做出理性投资决策,才能在投资东阳光药的过程中获得回报。